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交流 > 审判研讨
准确理解“执行难”
  发布时间:2018-12-18 14:06:27 打印 字号: | |
  2018-12-18 10:36:20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李小威

  解决执行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可能让执行不再难。

  案件执行效果不好,公众很容易归咎于法院的不努力。从当事人的角度而言,申请执行自然是希望获取胜诉判决确认给自己的利益,但现实中却总有一些执行案件未能或未完全执行到位,让当事人的胜诉判决停留在了纸面上。纠纷并不是随机进入执行程序的,而是经过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纠纷解决机制的筛选,通常只有最难啃下的硬骨头,才会进入执行程序。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厌讼”传统。孔夫子有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也就是说要通过道德伦理的教化,让人们耻于争讼,达到“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讼于庭”的境界。除非矛盾特别尖锐,双方通常会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一下。再不行,让乡里的“脸面人”或村委会说和一下,双方都作一些让步,纠纷也就不会进入诉讼了。真正进入诉讼的纠纷,一般都是双方在某些方面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较难化解的纠纷。

  即便进入诉讼,还有几道关卡对纠纷进行过滤。当事人随着诉讼进程的推进,其心理是会随之发生变化的。比如,一开始债务人可能抱着“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态或者抱有债权人不会提起诉讼的侥幸心理不清偿债务,等到真正进入诉讼后,尤其是在其意识到败诉的极大可能性时,其就可能主动履行以避免声誉或经济上进一步的损失。即便当时履行存在某些困难,其也会有调解的意愿,私下或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和解协议,之后再慢慢履行。这样,不少债务人有履行能力或意愿的纠纷在诉讼中就被消化了,不会再进入执行程序。

  判决生效之后,已经走到执行门前的纠纷还要面临又一轮淘汰。一般来说,大部分有履行能力的债务人在判决生效后都会选择面对现实,主动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只有被执行人根本没有履行意愿或压根没有履行能力的案件,才会走进执行的大门。执行人员以有限的手段查人找物本已非常困难,如再加上没有履行意愿的被执行人有意逃避、抗拒执行,执行工作更是障碍重重。虽然法院一直在通过改进措施、创新机制来提高查人找物的效率,但是“只要债务人有财产,法院就一定能找到”的想法仍然是不现实的。执行本身是有局限性的,这就好比即便科技已经前所未有的发达,也仍然不能保证每个刑事案件都被侦破。

  人财难找,法院还可想办法,但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用来清偿,“父债子偿”毕竟只是旧时代的规矩,不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一个主体所负的债务就只是他的债务,法院不能去执行他的任何亲朋好友。债务人确实没有财产,法院采取任何方法也不可能帮他变出财产,也即法院对此是无能为力的。此种情形实际上占到执行案件的很大比例,这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执行难。

  解决执行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法院提升执行能力、规范执行行为,也需要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各类社会主体的理解、支持和协助,尤其是市场主体要充分注意交易风险的防范。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可能让执行不再难。
责任编辑:xyqfy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网内蒙古高院网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网新巴尔虎右旗政务网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
联系我们

法院电话:0470-6407776     传真:0470-6407776     地址: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镇克尔伦大街20号     邮编:0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