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呼伦贝尔市作为民族边疆地区,有48个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固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建设好我国北方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的幸福家园。
关键词:坚持深学笃用,夯实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思想基础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的民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把学好用好这一思想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要求和长期的政治任务,加强全市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学习培训,确保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坚持常学常新。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每年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课程,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经常性开展交流研讨,长期学、反复学,做到入脑入心、融会贯通。加强宣传宣讲。面向全市党员、面向基层一线,解读好、阐释好、宣传好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理论政策传遍呼伦贝尔大地,送到各族群众心中。做到善学善用。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导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成果、正确处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防范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等工作,把这一思想落实到建设更加美丽富饶和谐安宁呼伦贝尔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呼伦贝尔市将不断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的理解把握,始终坚持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推动全市所有工作都向这个“纲”聚焦。全面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扎实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常态化、全员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全市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全力推动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开展兴边富民行动,支持各民族发展特色经济、改善民生,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双百示范”创建工程,更好促进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呼伦贝尔市将站在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政治高度,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切实扛起维护民族团结、保障边疆稳固的重大责任。增强责任自觉。把民族工作摆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履行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夯实基层基础。积极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党的基层组织成为富裕一方、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坚强战斗堡垒,使每一名党员都成为维护团结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锤炼干部队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干部队伍,引领全市各族群众为把呼伦贝尔市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的幸福家园而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既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又有务实管用的实际举措,既部署了“过河”的任务,又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是做好新时代政法工作的理论灯塔和行动纲领。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更加奋发有为做好新时代政固,全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1)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内蒙古政法机关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开展政治轮训的首要内容,作为各类学习培训的主题,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和内蒙古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大学习大培训大研讨活动全覆盖常态化,引导广大政法干警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用以提升站位、引领方向、指导实践、激励斗志。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内蒙古政法机关一定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系统学、跟进学、联系实际学、融会贯通学,努力领会精神实质、吃透核心要义,推动落地落实。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本质属性的重要论述,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广大政法干警始终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使命任务的重要论述,毫不动摇坚持“两个不能变”,以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使命担当、实际行动和切实成效,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三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宝贵经验的重要论述,切实坚持好、运用好“九个必须”的宝贵经验,将其落实到新时代内蒙古政法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四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历史方位的重要论述,增强工作前瞻性、预见性,牢牢掌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战略主动权,以内蒙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的良好局面为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增光添彩。五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总体思路的重要论述,把准政法工作的思路方向,以坚定者、奋进者、创新者的姿态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让边疆稳定常筑长固。六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重点任务的重要论述,坚决有力、扎实有效做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建设过硬队伍等重点工作,书写好新时代政法事业发展的内蒙古篇章。
(2) 全面强化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努力提升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能力水平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深刻指出,“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做好了,在全国、在国际上都有积极意义。”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全力以赴巩固好发展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切实呵护好“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促进全国社会大局稳定作出应有贡献。一是时刻绷紧政治安全这根弦。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扎紧篱笆,增强斗争精神,完善斗争策略,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坚决守好祖国“北大门”、拱卫首都“护城河”。二是深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和民族团结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爱国主义、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三是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把打击“保护伞”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压实责任、精准打击,在依法依纪惩处各类“保护伞”的同时,严肃查处因不作为、慢作为而导致黑恶势力滋生坐大的公职人员,着力在深化打击、深挖幕后、依法严惩、综合整治、固本强基上求实效。四是扎实做好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准确把握社会矛盾风险新趋势新特点,坚持一手抓存量风险的排查化解,一手抓增量风险的预警预防,对存量风险,针对风险点制定整改方案,针对苗头隐患健全防控预案,努力把矛盾风险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增量风险,重点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全面落实,强化各级干部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不断夯实防范化解风险的工作基础。五是加快推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抓手,建立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的部署要求,以健全完善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为抓手,统筹各方面资源,实现党的建设、综合治理、社会保障、应急管理等工作“多网合一”,确保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管、情况有人知有人报,筑牢基层社会治理之基。
(3)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为契机,切实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是政法领域的第一部党内法规。我们要自觉把《条例》作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总遵循、总依据,抓紧制定配套规定、健全制度机制,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制度,确保政法工作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一是健全完善党领导政法工作的制度机制。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就要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职能作用,确保党的领导始终坚强有力。要进一步明确党委政法委领导、协调政法机关的事项,确定同级政法机关党组(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的范围、内容和程序等,更好发挥党委政法委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等方面的领导作用,切实增强领导力和执行力。研究制定协助党委和组织部门加强政法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协助党委和纪检监察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工作的具体办法。健全完善党委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等制度,提高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提升抓党建带队建水平。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思想、作风、党性上进行一次集中“补钙”。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力、组织覆盖力,打造坚定贯彻党的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持续加强过硬政法队伍建设,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清除害群之马,锻造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北疆政法铁军。三是在更高起点推进政法领域改革。要突出强化坚持和加强党的绝对领导的目标导向,在完成党委政法委和政法机关职责划转、人员转隶、机构整合后,不断完善运转高效、配合顺畅的工作机制,实现“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的转变。要积极探索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既有效保障政法各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又有力推动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减少效率损耗,保障司法公正,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越性。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导向,着力转变作风,加大“放管服”力度,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贴心的政法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不断增进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把强化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湖北少数民族常住人口有24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5%,是民族工作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湖北统战系统强化使命担当,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推动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的就是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中流砥柱,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3)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增进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挖掘和大力弘扬各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和精神,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引导各族人民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持续深化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人们的心灵深处。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以民族大义为念、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重,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发展繁荣。
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中增进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增进各民族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更好在新时代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滋养中华文化血脉、展现中华文明气度。坚持交流互鉴、兼收并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聚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之成为促进各民族民心相通、文化相融的桥梁。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情感认同。共处中华民族大家庭,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是把各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牢固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感情越培养越深厚,在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情感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彼此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1)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我们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画好民族进步“同心圆”、共筑民族复兴“中国梦”、紧抱民族团结“石榴籽”,不断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2) 我们伟大的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今天,我们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各民族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要齐心协力、勤劳奋斗,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国防意识,让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进一步筑牢;要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者。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习总书记春节前到贵州考察调研时也强调:“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各地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各民族一定要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相信,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各族群众的不懈奋斗,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民族团结之花也一定花香四溢。
(3) 一个家庭不团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分崩离析。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各族人民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维护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要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