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
作者:玉红  发布时间:2022-09-21 11:33:51 打印 字号: | |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养老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诈骗的行为,主要有“投资养老”、“以房养老”、“代办保险”、“保健产品”、“投资返利”等各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诈骗违法犯罪。

目前,我国已踏入深度老龄化的门槛,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已达13.5%,我国空巢老人数已达1.2亿人数。子女不在身边,遇到问题没人咨询和解惑,往往更容易相信陌生人的“洗脑式”宣传。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对保险行业、投资理财行业以及对新兴产业的不了解、不熟悉的心理以及关注自身身体健康的心理,采取各种手段诱使老年人上当受骗。在此情况下我们如何破解诈骗谜团呢,建议先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购买保健品或者养老保险等产品,建议到正规的门店进行咨询和购买。目前很多犯罪分子利用电信网络手段,通过微信推荐、短信发送、电话“陷阱”等方式,冒充保险公司业务员或者保健品推销员,一步一步将老年人带入陷阱,让你自掏腰包,等发现再追回财物会难上加难。因此,想要购买保健品或者养老保险产品以及其他投资理财产品,要在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到正规门店进行购买,避免犯罪分子趁虚而入。

二、多与子女、亲朋好友交流沟通,听取他人建议,避免上当受骗。作为子女多关心父母,多陪伴父母,保障父母经济生活水平,让他们安度晚年,是减少养老诈骗的最好办法。目前我国独居老人数量与日俱增,子女成家立业,工作繁忙,陪伴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不法分子往往会利用此情况,锁定目标,快速下手。因此对于大额的交易,作重大的转让财物等决定,一定要与子女以及亲朋好友商量,再定夺。

三、开拓眼界,多学习、多了解想要涉猎的行业或产品,提高防范意识,远离和排斥可疑人员。对于想要购买的产品或者涉猎的行业及项目,一定要先做好功课,了解基本情况。同时要与不熟识的人员保持距离,以免上当受骗。

当前,诈骗活动形式多样,作案手段不断翻新。为了让老年人提高防范能力,防止上当受骗,温馨提示:遇事多与子女谈,小利便宜切莫贪,遇见讹诈你别怕,冷静应对快报案。

 
责任编辑:xyqfy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网 内蒙古高院网 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新巴尔虎右旗政务网 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查询  中国裁判文书网

联系我们

法院电话:0470-6407776     传真:0470-6407776     地址: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镇克尔伦大街20号     邮编:021300